查看原文
其他

丁志杰:人民币持续升值,为未来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间

2017-09-08 丁志杰 IMI财经观察

近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持续回升,已创下去年5月18日以来的新高。IMI学术委员、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导致人民币汇率高估,未来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变化决定性因素仍在于经济的基本面。同时,他也提到,汇率波动不会对汇率改革的进程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人民币汇率上升客观上为降准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实施的土壤。

以下是采访原文:

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调升,创去年5月18日以来新高。

人民币的企稳回升引发广泛关注。就人民币升值的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丁志杰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方面的研究。

丁志杰认为,美元贬值触发本轮人民币升值,不过目前升值并没有导致高估。目前估值合理,未来人民币趋势性升值尚无基础,决定性因素在于未来经济基本面。

美元贬值触发本轮升值

《21世纪》:人民币汇率近期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丁志杰:本轮人民币升值是国际外汇市场走势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综合反应。美元贬值扭转了人民币贬值预期,触发本轮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基本面回稳好转是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坚实基础。

五月底以来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特点是,在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多边有效汇率还略有贬值。这也是参考一篮子汇率机制本身“取中”的体现。

目前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为10.93%,基本和去年十月份人民币入篮时的初始权重相当,表明人民币在五大货币中处于中间位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升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的走势是合理的,升值并没有导致高估。

进入本周,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快。其中有补升的成份,也有升值惯性的因素。对于后者应该加以关注。目前还没有看到央行有所动作,如果这种状况还还持续下去的话,央行是有可能动用逆周期调节因子加以调控的,以保持人民币汇率有序平稳波动,防止大升大贬。

《21世纪》:逆周期因子如何影响汇率,当前逆周期因子是否会影响政策透明度?

丁志杰: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无论是参考一篮子汇率还是参考上一日收盘价,都具有明显的“向后看”的特征,存在调整时滞和惯性问题。尤其是发生趋势性变化时,升贬转换慢,存在转身难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美元震荡走弱,到五月份美元指数已经跌至九十七的下方,但是未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已有汇率形成机制中的惯性和时滞。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在五月底推出了逆周期调节因子,其作用是弥补现有机制的缺陷,推动当时人民币由贬到升的转身。

逆周期调节因子主要用于趋势性变化发生的关键节点,并非是常态化的调节工具。一些市场分析将本轮人民币升值归因为逆周期调节因子,夸大逆周期调节因子的作用,其实是想掩盖前期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错误。 

《21世纪》:上半年外汇储备规模在短暂的跌破3万亿以后,持续增长,不过外汇占款延续下行趋势,原因是什么?

丁志杰:外汇储备增加和外汇占款下降的并不矛盾。这主要是由于口径问题。外汇占款下降说明央行在外汇市场还是净卖出外汇。外汇储备的变动还有两个渠道,一是外汇储备投资的利息收入。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利息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二是外汇储备资产的汇兑损益。上半年美元对主要货币都处于贬值状态,那么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增值。这两部分的增加大于央行同期卖出的外汇,因此出现了上面提到的情况。

近期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的结汇意愿上升,个人的购汇意愿也是在下降的,极有可能会出现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同升的情况。

降准成可能选项

《21世纪》:持续的企稳是否意味着人民币有趋势性升值空间,为什么?

丁志杰:目前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在内外因作用下的阶段性升值。由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的明显的低估,所以现在还看不到趋势性升值。未来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将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方向,升或贬都是正常的。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这是区别于其它货币的一个重要特征。

《21世纪》:当前汇率机制改革的窗口是否已经显现?

丁志杰: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是足够的,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汇率机制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包括市场的适应性,从这个角度说汇改一直在路上。

《21世纪》:人民币企稳甚至升值,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

丁志杰: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态势,给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过去大家担心降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这种担心不存在了。因此,通过降准的方法来释放流动性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这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并不是所谓的大水漫灌。

《21世纪》: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企业经营、居民生活,是否会致使出口不乐观,可以如何应对?

丁志杰:由于人民币贬值和贬值预期,去年以来企业和家庭部门都增持了不少外汇资产。现在回头看,无论是在汇率上还是在利率上,持有外汇与持有人民币相比都有不小的损失。因此,不能盲目跟风。

人民币升值确实使出口的外汇收入兑换成人民币变少了,侵蚀了部分出口利润,过去延迟结汇的企业感受最为明显。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应该说对整体出口形势还不会构成太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应该说得出口是有促进作用的。其实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有一定的滞后性(主要是指当出现阶段性升贬值时,升的时候升到不位,贬值也是如此,所以会出现补升和补贬的情况),给企业的结售汇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合的时机进行结售汇,切忌盲目的等待和不切实际的观望,出手时就出手。

编辑  徐同 邵昊敏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张斌:如何理解当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吴晓球:中国经济处于“新周期”转换期

李扬:金融的目标不应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
潘功胜: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改革创新中快速健康发展
周颖刚:金砖峰会为厦门带来的发展机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